帐篷内的灯光昏黄,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透出疲惫与不安。赵阳坐在桌边,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声音沉闷如心跳。
“听证会是明天上午十点。”他低声重复了一遍,仿佛想确认这不是梦魇。
李逸尘没有说话,只是站起身,走到门口,望着外面的雨幕。风裹挟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的古塔轮廓模糊不清,像一个被遗忘的梦。
“我们不能等。”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帐篷都安静下来,“王鸿儒想拖垮我们,但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这个项目不是靠资金活着的,而是靠信念。”
赵阳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你想怎么做?”
“启动公众募捐计划,今晚就开始。”李逸尘转过身,目光坚定,“同时联系媒体,安排直播修复过程,让所有人看到我们在做什么。”
苏婉仪从角落里站起来,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我已经整理好了第一阶段的修复成果和古塔历史资料,可以作为宣传素材。”
“好。”李逸尘点头,“赵阳,你负责联系媒体和高层,争取舆论支持;婉仪,你继续修复服务器数据,同时整理出一段视频内容,必须真实、有感染力。”
赵阳皱眉:“可现在村民那边……”
“我去处理。”李逸尘打断他,“昨晚我跟那位老人谈过了,他们不是反对,而是不了解。只要我们用对的方式沟通,他们会理解的。”
说完,他抓起雨衣,转身走出帐篷。
风雨中,村口的老人们依旧站在那里,神情复杂。那位年长者看见李逸尘走近,微微皱眉。
“你们要修,就得按祖制来。”他说,“否则,就是冒犯祖先。”
李逸尘点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这是八十年前拍下的古塔原貌,它曾是这片土地上最雄伟的建筑。您的祖先守护它,难道不希望后人也看到它的风采吗?”
老人沉默片刻,接过照片,手有些颤抖。
“你说得对。”他缓缓道,“但我们信不过外人。你们请错了工匠。”
“那您觉得该请谁?”李逸尘问。
老人望向远方,低声道:“老陈家的孙子,当年跟着老师傅学过塔式木构,后来去了南方做工,听说手艺没落下。”
“我去找他。”李逸尘毫不犹豫地说。
回到工地时,天已快亮。苏婉仪正带着技术组连夜修复服务器,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映出她专注的眼神。
“备份数据里发现了异常修改痕迹。”她抬头看向李逸尘,“时间戳显示是在昨晚服务器进水前。”
“也就是说……”李逸尘眉头紧锁。
“有人提前潜入了系统,删除了关键文件。”苏婉仪低声说,“这不是临时起意,是有预谋的。”
赵阳在一旁听完,脸色更沉:“王鸿儒的手伸得太远了。”
“也许不只是他。”李逸尘喃喃道,脑海中浮现出那段来自“归墟基金会”的加密视频。
手机震动,是一封新邮件提醒。
发件人依旧是“归墟基金会”,标题只有两个字:小心。
点开附件,是一段新的视频片段。画面中,赵阳走进一间办公室,桌上放着几份文件,其中一页清晰可见“华夏古文化复兴工程”字样。
李逸尘的手指悬在鼠标上方,久久未动。
他不信赵阳会背叛,但这段视频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幕后之人不仅知道他们的每一步动作,甚至……正在引导他怀疑身边的人。
“赵阳,”他低声叫了一声,“你有没有去过这间办公室?”
赵阳愣住,随即摇头:“我没去过。这地方……我不认识。”
“那为什么会有你的影像?”
赵阳皱眉,仔细看了几秒,突然道:“这段视频有问题。”
“哪里?”
“你看这里——”赵阳指着画面角落的一块阴影,“这是反光造成的错觉,那个人影可能是合成的。”
李逸尘心头一震,再细看,果然发现那身影的轮廓有些失真,像是经过后期处理。
“黑客伪造了证据。”苏婉仪分析道,“目的只有一个——分裂我们。”
帐篷外的雨更大了,雷声滚滚,仿佛天地都在为这场阴谋助阵。
“不管是谁,”李逸尘站起身,眼神坚定,“我们都不能乱。听证会在即,我们必须拿出完整的修复方案和财务明细,证明我们的清白。”
赵阳点头:“我会把所有往来账目重新梳理一遍,确保每一笔都能对得上。”
“我也一样。”苏婉仪说,“我会找出那个黑客留下的蛛丝马迹。”
李逸尘看着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他知道,这一战不会轻松,但他们已经不再是孤军奋战。
夜深时分,帐篷内灯火通明。众人围坐在一起,各自忙碌着手头的工作,气氛紧张却有序。
忽然,一道闪电劈下,照亮了帐篷一角的屏幕。
那是“归墟基金会”发送的最后一帧画面——一只青灰色的鸟飞落在窗台上,歪头看着镜头。
它的眼睛,像极了那天夜里,那封基金会邮件发送时,屏幕上一闪而过的图标。
李逸尘盯着那只鸟,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预感。
他不知道这只鸟代表着什么,但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门外,风雨未歇。
屋檐下,那只青灰色的鸟振翅飞走,消失在夜色之中。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