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宫墙投下的阴影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几页薄纸。先帝诏书的字句早已烙在脑海中,但此刻它们却在袖袋里发烫,仿佛随时会烧穿锦缎跳出来。
"列队——"
太监尖细的嗓音刺破晨雾。三十余名贵女提着裙摆依次前行,绣鞋踏在汉白玉宫道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我走在队伍中段,目光扫过前方几个衣着朴素的背影。她们的发髻只簪着木钗,裙摆洗得发白,在绫罗绸缎间显得格格不入。
"寒门女子也敢来考女官?"身后传来压低的笑声,"怕不是想飞上枝头变凤凰。"
我假装整理鬓发,余光瞥见说话的是礼部侍郎之女郑芸。她正用团扇掩着嘴,眼睛弯成两道月牙。前世她也是这样笑着,看我被当众。
考场设在文华殿偏厅。跨过门槛的刹那,沉水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混着墨锭研磨后的苦涩。二十张檀木案几呈扇形排列,每张案上都备着上好的宣纸与狼毫。考官席设在正北,三位紫袍大臣已经就座。
"参见诸位大人。"
我们齐声行礼。居中的周尚书捋着花白胡须,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在看到那几个布衣女子时明显顿了一下。
"策论题目在此。"他示意侍从展开卷轴,"论女子才德与治国之关联。"
我研墨时故意放慢动作。砚台里的清水映出尚书冷笑的倒影——他正盯着最前排那个寒门女子颤抖的笔尖。那姑娘的衣袖已经磨出毛边,砚台缺了一角,墨汁不断从裂缝渗出来。
"停笔。"
考试才开始半个时辰,周尚书突然拍案。他大步走到那女子面前,一把抽走她的答卷。
"满纸荒唐言!"他将宣纸抖得哗啦作响,"'女子当与男子同朝为官'?这等大逆不道之语也敢写?"
女子脸色煞白,毛笔"啪"地掉在案上,溅起的墨点像一串黑色的泪。
我攥紧了袖中的诏书抄本。前世这一幕曾在我身上重演——当时我跪着捡起被撕碎的考卷,指甲掐进掌心也不敢出声。
"大人。"我站起来时裙摆带翻了墨碟,黛青色的液体在宣纸上洇开,像幅写意的山水,"《选官令》第三条..."
周尚书猛地转身,金鱼袋在腰间剧烈晃动:"沈小姐有何高见?"
殿内落针可闻。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声震耳欲聋,但吐出的每个字都异常清晰:"永和六年先帝诏书有言:'取士唯才是举,寒门英才当与世家同试'。"从袖中抽出那几页泛黄的纸张时,指尖触到母亲临行前缝的暗袋针脚,"大人若不信,可核对内府存档。"
珠帘突然哗啦一响。孔雀蓝的宫装裙摆掠过青砖地面,十二幅金线绣的凤尾纹在晨光中明灭。
"本宫竟不知,周尚书连先帝诏书都忘了。"长公主李昭阳的声音像淬了冰的刀,"还是说..."她指尖抚过我的诏书抄本,"您觉得女子不配引经据典?"
周尚书额角渗出冷汗:"殿下明鉴,老臣只是..."
"继续考试。"长公主截断他的话,转身时发间金凤衔珠步摇纹丝不动。经过我身边时,她袖中飘落一张洒金笺,正落在我砚台旁。
策论结束后,我故意最后一个离场。在廊柱阴影处展开那张笺纸,上面只有一行小楷:"三日后未时,凤阳阁。"
"沈姐姐留步!"
穿鹅黄襦裙的少女提着裙角追上来。她跑得急,鬓边珍珠流苏钗叮当作响。我认出她是户部侍郎之女苏婉——前世因作《女子策》被家族强行许配,出嫁前夜投了井。
"姐姐方才真厉害。"她塞给我一块绣着兰花的帕子,上面沾着清新的橙花香气,"我...我能不能..."
回廊转角突然传来环佩叮咚。郑芸带着几个贵女款款而来,团扇上绣的牡丹正好挡住她讥诮的嘴角:"沈小姐好手段,连先帝诏书都备着。莫非..."扇子后露出半张笑脸,"早知会有今日之争?"
苏婉的手猛地攥紧我的袖子。她掌心都是冷汗,却挺直了背:"郑姐姐说笑了,熟读典籍不是应考之本么?"
"好个牙尖嘴利的小丫头。"郑芸的团扇突然合拢,扇骨几乎戳到苏婉鼻尖,"你..."
"郑小姐。"我挡在苏婉前面,袖中诏书抄本露出一角,"要看看永和九年关于毁谤罪的补充诏书么?"
郑芸脸色变了变。她后退半步,团扇"唰"地展开:"我们走。"
等她们脚步声消失,苏婉突然腿一软靠在廊柱上。她手指还在发抖,却仰起脸冲我笑:"姐姐真像戏文里为民请命的清官。"
我替她扶正歪掉的珍珠钗。这动作让袖中暗袋又沙沙作响——那里还藏着另一份抄本,记载着永和十二年关于女子继承权的诏令。我正想回应苏婉的话,忽然听见宫墙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守门太监惊慌失措地跑进来,差点被自己的衣摆绊倒:"禀、禀告各位小姐,北疆八百里加急军报!"
苏婉的指尖还捏着我的袖口,闻言猛地收紧:"是...是我兄长驻守的雁门关?"她的声音抖得不成调,珍珠钗上的流苏簌簌颤动。
远处传来沉闷的钟声,一下比一下急。我摸到袖中诏令的绢布边缘——前世这时候,正是北狄破关,朝廷却克扣军饷导致兵败之时。我反握住苏婉冰凉的手指,那串珍珠流苏还在不停晃动,像她此刻慌乱的心跳。"别慌,"我压低声音凑近她耳边,"你兄长苏将军骁勇善战,定能守住雁门关。"话虽这么说,我自己的指甲却掐进了掌心——前世苏将军战死的消息,正是随着这阵钟声传来的。
宫道尽头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几个侍卫架着个浑身是血的驿卒冲。那人头盔都歪了,甲胄上还插着半截断箭。"雁门关...失守..."他刚说完就喷出一口血,染红了汉白玉地面。苏婉"啊"地一声软倒在我怀里,珍珠钗"叮当"掉在地上。
我弯腰捡钗子时,看见郑芸她们躲在廊柱后面偷笑。她手里的团扇一摇一摇,扇面上那朵牡丹被阳光照得刺眼。"听说苏将军临阵脱逃呢,"她故意提高声音,"难怪会打败仗..."
"你胡说!"苏婉突然从我怀里挣起来,眼泪把胭脂冲得一道道的,"我兄长绝不会——"
我一把捂住她的嘴。这时候争执只会落人口实,因为我清楚地记得,前世郑芸的父亲就是克扣军饷的主谋之一。远处传来太监尖细的传唤声:"宣各位大人即刻入宫议事!"
重生之锦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