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晨光初破,薄雾未散,汴河上已排开数十艘漕船,船娘们赭色头巾在微风中翻飞,船头堆满青瓷陶罐,映着粼粼水光。岸边垂柳新抽嫩芽,几只早起的黄莺在枝头跳跃,啼声清脆。
“新炊的枣糕——热乎的咧!” 小贩扯着嗓子吆喝,揭开蒸笼,白雾裹着甜香扑上街面。
“两文钱一块,娘子可要尝尝?” 他麻利地用荷叶包好,递给一位挽着竹篮的妇人。妇人笑着点头,“再添个蜜饯果子,小儿馋得紧。”
对街茶肆里,粗陶茶碗冒着热气,几个脚夫围坐闲谈。
“听说了吗?昨儿个樊楼新来了个说书的,讲杨家将,满堂喝彩!” 一个赤膊汉子抹了把汗,“今晚咱也去凑个热闹?”
“得了吧,你那几个铜板,还不够买半角酒!” 同伴笑骂,“不如去州桥夜市,三文钱能听段杂剧!”
远处钟楼传来报时鼓声,惊飞一群白鸽。
绸缎庄前,一位西域商人正操着生硬的官话比划:“这匹越罗——再便宜些?” 掌柜拨着算盘,笑眯眯地摇头:“客官,这可是上好的越州货,您摸摸这质地——”
忽然,一阵清脆的铃铛声由远及近,人群纷纷避让。原来是波斯使团的驼队缓缓经过,领头的胡商高声喊道:“让一让——让一让!” 骆驼背上驮着琉璃瓶,在阳光下折射出斑斓光彩。
“娘,快看!那骆驼的睫毛好长!” 一个总角小儿拽着母亲的袖子,兴奋地蹦跳。妇人赶忙拉他退后,“莫要惊了人家的牲口!”
街角处,卖蜡面儿的老汉推着独轮车,“蜡面儿——又甜又脆!”
几个顽童围上来,掏出铜钱争抢,笑声混着市井的喧嚣,飘向晴空。
街角酒旗在渐起的春风中猎猎作响,茶肆檐角铜铃叮咚,与市井喧哗交织,汇成一曲太平盛世的乐章。
……
苏璃刚把医馆的门板卸下,晨光便斜斜地洒进堂内。
她正低头整理药柜,忽听门外脚步声匆匆,抬头一看,正是范良翰范公子。
他今日穿了一身靛青长衫,却偏用袖子半掩着脸,眼神飘忽,活像个心虚的贼。
“范公子,这么早?”苏璃不动声色,只当没瞧见他脸上的异样。
“苏大夫……”范良翰干笑两声,眼神往旁边瞟,“昨日不慎被蜜蜂蜇了脸,劳烦您给开副药。”
苏璃瞥了一眼他脸上那团红晕——哪是什么蜂蜇?分明是五指山留下的痕迹,还带着几分胭脂印子。她心里暗笑,面上却依旧淡然,转身去取药膏。
“蜂毒虽不致命,但也要小心。”她慢条斯理地搅着药膏,“尤其是……别招惹那些带刺的。”
范良翰闻言,耳根一红,讪讪道:“是、是,下次一定注意。”
苏璃将药膏递给他,唇角微扬:“一日两次,消肿化瘀。”
范良翰接过药,付了银钱,逃也似地往外走。
连翘望着范良翰匆匆离去的背影,忍不住“噗嗤”一笑,小声道:“这范家娘子的手劲,倒是越来越大了。”
综影视:苏云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