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笛声划破空气,却没有像往常那样在楼下戛然而止,而是拖着尖锐的尾音一路远去。郑连忠眯起眼,目光落在董慧琳手中的保温桶上,铁皮外壳被太阳晒得发烫,隐约能听见里面汤勺磕碰桶壁的清脆声响,叮——叮——像是某种不安的回音。
“进来坐会儿?”他侧身推开杂货铺的门,门轴发出一声轻微的吱呀。货架最上层还摆着女儿去年画的全家福,画里的他手腕上多了一道彩虹,歪歪扭扭地盖住了那道深深的疤痕。
董慧琳低头把保温桶放在柜台上,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桶沿,留下浅浅的印痕。突然,手机铃声打破了店铺的静谧,她接起电话,声音有些发颤。挂断后,她猛地捂住脸,肩膀剧烈颤抖着,像秋风中的枯叶。“检察院的电话……说王副总在机场被拦了,财务总监的视频送过去以后,他们顺藤摸出了领事馆里帮陈春华改案卷的人。”
郑连忠的手顿了一下,热水从搪瓷杯里溢出来,瞬间模糊了杯壁上“劳动模范”的烫金字。那是十年前他在建筑队得的奖,后来,一场事故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他带着一身伤痛开了这家杂货铺。
“陈春华呢?”他把杯子递过去时,目光落在董慧琳手背上一块新烫伤的痕迹上,像是端热水时不慎留下的印记。
“说是要重新立案,这次……怕是脱不了了。”董慧琳接过杯子,喝了口热水,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压得很低,“刚才医院也来电话,财务总监醒了,说想谢谢我们。”
郑连忠沉默片刻,转身从货架底下拖出一个纸箱。里面的旧报纸堆积如山,最上面那张社会版上印着陈春华公司剪彩的照片,她手腕上的玉镯在闪光灯下折射出刺目的光。他突然想起那天在28楼,玉镯碎裂的声音清脆又决绝,碎片飞溅到他手背上,凉意刺骨,像此刻窗外飘进来的雨滴。
“明天去医院?”他把纸箱塞回原处,口袋里滑出一只儿童手表,屏幕亮着,是他女儿举着画拍的照片——大概是董慧琳刚才传过来的。
董慧琳点点头,门外忽然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老李背着工具包站在雨中,裤脚沾着泥,见状咧开嘴笑了起来:“所里兄弟说,那三箱现金追回来了,足够给董姐的男人做康复,还能负担财务总监女儿的后续治疗。”他举了举手中的塑料袋,“买了点卤味,庆祝庆祝。”
雨越下越大,杂货铺昏黄的灯光将三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挤挤挨挨,像一幅凌乱又温暖的画。郑连忠掀开保温桶盖子,冬瓜排骨汤的香气扑面而来,排骨炖得酥烂,汤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花,和半年前那个雨夜董慧琳送来的汤一模一样。
舀汤时,热气蒸腾而上,他的手腕被包裹其中,那道疤痕竟然不再发痒。窗外,雨点敲打铁皮屋顶的声音噼啪作响,混杂着远处隐约的警笛声。这一次听来,竟像是为谁送行的脚步声。
霓虹下的尘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