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上的气压,在那一记神仙球之后,彻底变了。
德国队的教练席上,有人用力地挥了一下手,嘴里念念有词。
奥恰洛夫脸上的从容也消失了,他走到场边,用毛巾反复擦拭着球拍,试图重新找回节奏。
王楚钦站在球台的另一端,胸口那团烧得他心慌的火,此刻化作了炉心里的熔岩,沉静,却蕴含着更恐怖的能量。
他懂了。
那张复杂的图纸,不是炫技,也不是挑衅。
是提醒。
提醒他,他们这种人,站在各自领域的金字塔尖,靠的从来不只是蛮力。
是精密,是计算,是找到那条通往胜利的,最窄,却也最高效的路径。
第四局开始。
王楚钦打得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有耐心。
他不再执着于一板打穿对手,而是用落点和旋转,耐心地编织着自己的网。
他把球台的每一个角落都利用到了极致。
时而一个短促的摆短,让身高马大的奥恰洛夫不得不俯身去够;时而一记长长的、带着强烈下旋的劈长,逼迫对方退到远台。
他的每一次击球,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性。
奥恰洛夫感觉自己像是在解一道越来越复杂的数学题,每一个回球,都落入了对方的算计之中。
他引以为傲的黏性打法,在王楚钦这种拆解式的进攻面前,变得漏洞百出。
王楚钦的进攻,不再是狂风骤雨,而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割着他的防线。
“啪!”
11:6。
第四局,拿下。
总比分2:2平。
决胜局。
整个场馆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王楚钦的体力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汗水几乎浸透了整件T恤,手臂也开始发沉。
但他整个人,却进入了一种奇异的专注状态。
世界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乒乓球撞击的声音。
每一次挥拍,他脑子里闪过的,都是那张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技术图纸。
他仿佛能看到那些线条和数据,在他面前构建出一个三维的进攻路线图。
6:6。
7:7。
8:8。
比分犬牙交错,死死地咬着。
关键分。
王楚钦发球。
他抛起球,身体下压,手腕在触球的瞬间,给了一个极其隐蔽的侧旋。
奥恰洛夫判断失误,回球冒高。
机会!
王楚钦的身体几乎是本能地动了。
他没有选择最暴力的正手强攻,而是用反手,在近台,快撕了一个直线。
球贴着网,擦着边,落在了奥恰洛夫完全意想不到的位置。
9:8。
全场沸腾。
这一分,彻底击垮了奥恰洛夫的心理防线。
10:8。赛点。
11:8。比赛结束。
当最后一球落地,整个世界尖锐的呼啸声才重新灌入王楚钦的耳朵。
他站在原地,汗水顺着下颌线滴落,砸在红色的地胶上。手臂沉重得像是绑了铅块,每一次心跳都震得胸口发疼。那张在他脑中盘踞了整整两局的精密图纸,终于在此刻像素化,然后彻底消散。
他没有嘶吼,只是将球拍从一直紧攥的左手换到右手,然后用布满薄茧的左手,缓缓握成了拳。这个动作很轻,只做给他自己看。
对面,奥恰洛夫用毛巾盖住了脸,肩膀微微耸动。
王楚钦转身,迈出的第一步有些发软,但他很快站稳了。肖指导已经张开双臂等在场边,一把将他揽过去,用力拍了拍他的后背,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好球。想明白了。”
王楚钦的眼眶有点热,他把脸埋在教练的肩膀上,闷闷地“嗯”了一声。
队友们紧接着围了上来,七手八脚地揉他的脑袋,拍他的胳膊。
“行啊你大头!心脏够大的啊!差点吓死我!”孙颖莎冲在最前头,兴奋地在他背上捶了两下,力道不轻,捶得王楚钦一个踉跄。
他咧开嘴,汗水和泪水混在一起,也分不清是什么味道,只是笑了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这身汗都能直接拿去腌咸菜了,”旁边有人递过来一条毛巾,顺便开着玩笑,“赶紧的,别在这儿杵着了,看着都嫌热。”
王楚钦接过毛巾,胡乱在脸上一通猛擦。他抬起头,看到马龙站在人群外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起哄,只是抱着手臂,平静地看着他。见他望过来,马龙点了下头,嘴角动了动,吐出两个字。
“漂亮。”
这一声不重,却清晰地传进了王楚钦的耳朵里。他紧绷的身体终于彻底松懈下来,冲着马龙,也用力地点了点头。
他回到休息室,冲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
喧闹的庆祝声被隔绝在门外。
他拿出手机,点开了那个熟悉的头像。
他没有再发照片。
他找到了这场比赛的官方回放,精准地拖动进度条,找到了决胜局最后一分的回放视频。
他把这段十几秒的视频,截取下来,发送了过去。
视频下面,他敲了两个字。
下一个。
做完这一切,他把手机扔进包里,拉开门,重新走进了那片属于胜利者的喧嚣里。
——————
瑞士,欣维尔。
阿尔法·罗密欧总部的会议室里,气氛严肃。
巨大的屏幕上,滚动着一组组复杂的数据流。
江玄,将之,陈子期,还有车队的几个核心工程师,围坐在一张长桌旁。
“按照江聿刚才的反馈,新款前翼在提供额外下压力的同时,确实牺牲了车尾的稳定性。”陈子期指着屏幕上的一条红色曲线,“数据模型显示,在高速状态下,失控的风险比旧款高了百分之七。”
“百分之七,这太高了。”将之皱着眉,十指交叉放在桌上,“下一站是斯帕,那里有全世界最凶险的弯道。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江聿坐在主位上,一直没有说话。
她只是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放在她手边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
她拿起来,点开。
是一段视频。
嘈杂的背景音里,一颗白色的乒乓球,以一个刁钻的角度,落在球台的边缘。
然后,是那个少年举起拳头,捶向自己胸口的画面。
视频下面,是三个字。
下一个。
江聿关掉手机,把它反扣在桌面上。
她抬起头,打断了会议室里的争论。
“风险我来承担。”
她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稳定性不是问题,是我需要时间去适应。”她的视线扫过江玄和陈子期,“我需要你们做的,不是为了稳定去妥协性能,而是把这套新前翼的潜力,压榨到极限。”
她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
“我需要更快的速度。”
陈子期有些犹豫:“但是,江聿,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这关乎你的安全……”
“在赛道上,什么时候有过绝对的安全?”江聿反问。
她的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反驳的力量。
“他已经打完了他的下一场。”
“现在,轮到我的‘下一个’了。”
平行引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