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嬴政在殿内踱步,面前的长桌上铺满各国密报。他停在一幅巨大的七国地图前,对身旁的李斯说:“遣使之事,准备得如何了?”
李斯拱手道:“已安排妥当。郑国已启程前往齐国,以献上巴蜀盐矿开采权为饵,示好李世民;姚贾去往燕国,承诺助赵匡胤夺回代地部分草场,结盟共抗赵国。至于魏韩联盟……”他微微皱眉,“刘备与曹操剑拔弩张,孙权首鼠两端,臣建议派张仪前往,以三寸不烂之舌,加剧他们的分裂。”
嬴政微微点头:“很好。记住,对各国使者,恩威并施。既要许以重利,也要让他们知晓我大秦的实力与决心。”
此时,一名侍卫匆匆入殿:“陛下,楚国使者求见,说是带来刘秀亲笔书信。”
嬴政与李斯对视一眼,嬴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刘秀?他倒沉不住气了。宣他进来。”
楚国使者入殿,恭敬呈上书信。嬴政展开一看,上面写着:“秦王陛下,如今齐楚相争,燕赵对峙,中原乱象丛生。吾楚与秦,虽处南北,然皆怀壮志。若秦楚联手,先破齐、燕,再分魏韩,天下可定……”
嬴政看完,随手将信丢在桌上:“刘秀好大的胃口。他想利用我大秦,解他淮南之困,再图中原。”
李斯道:“陛下,楚虽为大国,然淮南战事胶着,国力损耗颇大。此时联手,对我大秦并无太多益处,反倒可能引火烧身。”
嬴政沉思片刻:“回复刘秀,就说朕对他的提议很感兴趣,待国内事务稍作整顿,便派人与他详谈。先稳住他,看他还有什么后手。”
齐国临淄,李世民正在营帐中与李靖商议军情。侍卫来报:“陛下,秦国使者郑国求见。”
李世民挑眉:“嬴政的人?来得倒快。宣他进来。”
郑国入帐,大礼参拜后,呈上秦国的“诚意清单”——巴蜀盐矿十年开采权、五千精铁、百车粮草。李世民看完清单,不动声色:“秦王此举,是何用意?”
郑国恭敬道:“我大秦陛下敬仰齐王威名,见齐楚相争,不忍齐王分心。愿以这些薄礼,助齐王早日平定淮南,而后共图大业。”
李世民心中冷笑,面上却不露声色:“秦王美意,本王心领了。只是这淮南战事,本王自有打算。使者先下去休息,待本王与群臣商议后,再答复秦王。”
待郑国退下,李靖道:“陛下,秦国此举,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嬴政想坐收渔翁之利,等我们与楚国两败俱伤,再出手收拾残局。”
李世民点头:“我自然明白。不过,秦国的这些物资,倒是可以解我们燃眉之急。先收下,看嬴政还有什么招数。传我命令,命李绩加快整军速度,等雨一停,就对楚国发动新一轮攻势!”
燕国蓟城,赵匡胤在武成王庙接见秦国使者姚贾。听完姚贾的来意,赵匡胤把玩着手中的玉佩,似笑非笑:“嬴政想帮我夺回代地?他有这么好心?”
姚贾道:“燕王陛下雄才大略,只是被赵国朱元璋掣肘。我大秦与燕国情同手足,不忍陛下被困北疆。若燕秦联手,赵国不足为惧。待事成之后,代地草场,燕秦共分。”
赵匡胤心中一动,却还是谨慎道:“此事事关重大,容本王与赵普商议后再答复你。使者先去驿馆休息。”
待姚贾离开,赵普从屏风后转出:“陛下,秦国此举,看似雪中送炭,实则暗藏玄机。嬴政想借我们之手,削弱赵国,他好趁机东进。”
赵匡胤皱眉:“我也担心这点。不过,代地草场对我们至关重要,若能夺回,我燕军实力大增。”他沉思片刻,“这样,先派人与秦国使者周旋,许他些好处,稳住嬴政。同时,加强易水防线,防备赵国偷袭。再派人去许昌,看看曹操那边的情况,说不定能找到新的转机。”
在各国使者往来、利益交换的背后,七国之间的关系愈发错综复杂。嬴政的外交谋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而六国君主们,在面对秦国抛出的橄榄枝时,各怀心思,或警惕,或心动,一场没有硝烟的外交战争,悄然在七国间拉开帷幕。
七国之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