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信息类文本的概念
在高考的考察体系中,现代文阅读主要分为信息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两大类。
其中信息的文本阅读又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信息类文本阅读,顾名思义就是从文本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并进行实际应用的阅读模式。
信息类文本阅读属于实用阅读的范畴,其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信息类文本阅读常选用以议论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本类别,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
二. 信息类文本的分类
1. 论述类文本
2.实用类文本
3.传记
4.科普文章
三. 论述类文本
一,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
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1). 论点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可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中心论点是对全部分论点的高度的概括和集中,在整个论证过程中负担着回答“证明什么”的任务。
中心论点在论述的文本中常出现在以下几个位置:
①文章标题
②文章开头
③引论部分结尾或本论部分开头
④文章结尾
2. 论据
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主要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事实论据。
①事实论据
事实论据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具体事例,亲身经历事实。
历史事实等在论述过程中可以通过典型的事实来凸显道理,突出论点。
②道理论据
道理论据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
以及原理,定律,公式等。运用道理论据时要做到数据精确,不篡改歪曲能和论点建立必然联系,能恰当的证明论点。
3). 论证
用于严密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解释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①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特征:通过例举典,例事件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作用: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且有力的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加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
②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进行对比,在对比论证中,新论点在对比论证中心论点,将两个论点或论据进行比较突出,强调其中一个论点或论据使观点更鲜明,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③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特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论点。
作用: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简化,使论证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更利于读者理解论点。
④论证方法:道理论证
特征:引用常理与哲理,包括名人名言,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论证作用。
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使论证更有力。
⑤论证方法:假设论证
特征:针对上文所举的事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的论证中心论点。假设论证的形式可分为两种
1.是对正面事例进行反面假设推理
2.是对反面事例进行正面假设推理。
作用:可以更好的突出所用的论据,增强其说服力,还可以发人深思,体现思维深度,升华文章格调,使论证更加深刻,使文章更有思辨性。
⑥论证方法:类比论证
特征: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的相同论证他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
作用:深入浅出,富于启发性,使文章简练生动。
⑦论证方法:因果论证
特征:通过合理的分析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作用:使论证过程有主有次,有面,有点有详有略,既准确又精炼。
2.论述类文本的分类
1).按论证方式分类
①立论文:用确凿的事实和充分的理由,从正面论证自己的观点叫立论,以立论为主的文章就叫立论文。
②驳论文:针对错误的或反动的思想,言论,行动所做的。驳斥叫做悖论,以驳论为主的文章就叫驳论文。
2).按内容分类
①种类:政论文
概念:及政治性论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特点主要包括社会评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章和报告等广义上的论文,也包括一般人所写的关于重大事件社会问题的评论文章。
表达方式:以议论文为主。
②种类:学术论文
概念: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课题的学理性文章。
特点: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探讨的书面成果,一般有自己的中心议题,有自己的论证角度,论证体系和研究成果往往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创造性学理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表达方式:以议论与说明为主。
③种类:时评
概念: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发表见解或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或观点的文章。
特点:对最近发生的事实或问题进行评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等特点。
表达方式:以说理为主,或先叙后,亦或加叙加议。
④种类:书评
概念:评论并介绍书籍,探求作品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文章
特点:是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分析的一种文章,书评不同于读后感,它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一般包含介绍
评价:推荐等几部分表达方式,说明,议论,抒情等。
3.论述类文本的结构
1).基本论证结构一般包括“引论,本论,结论”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
2).本论的内容结构类型
并列式
对照式
层进式
综合式
特殊式
注:(初高衔接)
初中,高中阶段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都会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进行考察。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总分,递进,并列等论述类文本的知识结构,能找出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抓住概括性强的关键词语,而高中阶段则对学生的思考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论述类文本的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全局意识,从全文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
1.实用类文本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新闻传媒类作品,如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访谈,特写等,传记,调查报告等。
二是知识性读物,如复杂的说明文,科普文章,科学社会类,通俗读物等。
三是社会交往类文本,如会谈,演讲,致辞等等。高考常考的使用类文本有新闻,传记,调查报告和科普文章等。
2.新闻
1).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应该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 真实性:新闻报道的内容要真实,准确,用事实说明全部。
时效性:新闻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准确性,新闻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必须与事实相符合
简明性:新闻的采要言简意赅,逻辑性强,用简练的文字表达事实。
3.分类
消息通讯
访谈
特写
新闻评论
4.传记
1). 传记是一种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相关历史背景的叙述性文体。
2). 特点
① 真实性:传记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传记的真实性并不排斥适当的艺术加工,如对一些次要人物和局部细节借助联想,想象等进行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即事物发展的逻辑,以达到更高层次的艺术真实。
②艺术性:传记需要运用多种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力求做到个性化,形象化,传记主要是写人的被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塑造出栩栩如生的生物形象,常会用白描等手法来刻画人物。
③概括性:传记中传主的生平经历一般都比较完整,便于阅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人物,但一些小传或节选文段受材料篇幅的限制,往往通过典型事例以小见大地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因而传记一般要求材料精当概括性强。
④通俗性:传记一般要求在表达上简明易懂,这样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语言风格上可以根据传记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选择,如介绍专注科学成就的语言要简明平实,描述专著才能和生活情趣的语言要生动活泼,文雅,诙谐等。
5. 分类
1). 按叙事人称的不同可分为自传和他传。
2). 按篇幅长短的不同可分为大篆和小篆。
3). 按创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彼岸的逝言2水月镜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