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竞赛的初赛安排在实训楼三层的多功能展厅内。二十组参赛队伍被分隔成若干区域,每组都配有一张演示台和整套供电设备。
当张知遇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智能温控机械臂”模型安置在展台上时,那独特的设计瞬间吸引了隔壁组的注意。
银灰色的金属臂表面,淡蓝色的水冷管路如同一条蜿蜒流淌的冰溪,与周昭然精心打磨的传动模块衔接得恰到好处,在咬合处甚至预留了精准的两毫米调试余量,散发出一种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的人工智慧气息。
上午场:设备演示与参数核验
九点整,评审团开始按顺序检查。打头的李教授是机械工程系的泰斗,戴着老花镜俯身观察模型时,指尖先落在了传动齿轮上:“周昭然做的?齿形修正得不错,摆线参数是多少?”
周昭然上前一步,报出一串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数值:“模数2.5,压力角20度,齿顶高系数1.2。”他边说边按下启动键,机械臂缓缓抬起,抓取演示台上的铝制方块时,齿轮转动的声音轻得像春蚕啃叶。
张知遇站在侧面调试温控面板,屏幕上的实时温度曲线正稳定在36℃。忽然听见李教授“咦”了一声:“水冷管路的拐角曲率半径是15mm?常规设计都是10mm。”
“10mm的压力损失会超过0.3MPa,”她调出后台数据,指给教授看,“我们在管路内壁做了螺旋纹处理,15mm能把湍流系数降到0.8,同时保证流速。”屏幕上的流体模拟动画里,蓝色水流正沿着螺旋纹路平稳流动,没有出现任何涡流。
旁边的年轻评审突然提问:“那能耗比呢?加大半径会增加泵体负荷吧?”
这正是周昭然提前预判过的问题。
张知遇点开隐藏文件夹,调出三组对比数据:“我们改用了变量泵,结合周昭然优化的传动效率,综合能耗反而比常规方案低7.2%。”
她说话时,余光瞥见周昭然正在调整机械臂的抓取力度,指尖在控制面板上轻点两下,铝块被稳稳放在指定位置,误差不超过0.5mm。
核验结束时,李教授在评分表上写了行字:“传动与温控的耦合设计有新意,参数逻辑自洽。”
下午场:答辩与极限测试
答辩环节设在阶梯教室,每组有十分钟陈述时间。张知遇刚展示完散热模块的三维模型,就被评审打断:“如果环境温度超过40℃,水冷系统会失效吗?”
她早有准备,调出上周在高温实验室做的极限测试视频:“我们在管路中段加了相变材料夹层,超过38℃会自动触发相变吸热,配合周昭然调整的风扇转速,能维持45分钟有效工作。”视频里,当环境温度飙升到42℃时,屏幕上的温控曲线果然出现了一段平缓的平台期。
周昭然补充道:“传动模块也做了耐高温处理,润滑油用的是合成酯类,闪点超过260℃。”他边说边展示材料检测报告,手写批注的地方恰好圈出了张知遇之前担心的粘度指数问题。
最棘手的是现场测试环节。评审要求机械臂在负重5kg的情况下,连续完成20次抓取-旋转-放置动作,同时保持温控误差不超过±1℃。
程逾明攥着拳头站在台下:“千万别卡壳啊……”话音未落,就见机械臂在第十三次旋转时顿了一下,屏幕上的温度突然跳到37.5℃。
张知遇迅速按下应急按钮,身体随之俯低,目光紧锁在传动箱上。“是轴承预紧力的问题,我之前调过。”她声音冷静,动作却毫不犹豫。从工具包中摸出内六角扳手,她的手指稳而有力,每一圈拧动都精准无比。
三秒后,机械臂被重新启动,流畅的动作再次展开,温度也逐渐回落至正常范围。她的神情依旧专注,似乎刚才的波澜不过是日常的一部分。
最后一次放置完成时,计时器显示用时5分18秒,比规定时间提前了近两分钟。宋之在台下悄悄比了个“OK”,江云荞激动得差点碰倒相机。
离场时,李教授特意叫住他们:“你们两个——”他指了指张知遇和周昭然,“一个敢在机械臂上玩水冷,一个敢把传动间隙压到0.01mm,胆子大,心思却细。”
夕阳透过走廊的窗户斜斜地洒下,将两人的影子拉长,交织投映在地面的模型齿轮图案上。
张知遇的目光落在周昭然收拾工具包的背影上,忽然注意到他白衬衫袖口沾染的一抹蓝色冷却液——那正是她早上加液时不慎洒落的痕迹。此刻,这一小片污渍竟像是一枚不经意间留下的印章,悄然印刻在这场紧张却又默契十足的合作记忆中。
“我觉得……。”她低声说。
周昭然抬起头,打断了张知遇的话语。镜片在他眼前微微一晃,反射出落日余晖的金色光芒,仿佛为他的神情镀上一层笃定的光辉。
“你的相变材料,才是真正的关键。”他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稍作停顿后,他又轻描淡写地补上一句:“比科技展上的3D打印机有趣多了。”
张知遇低头看了眼手机,群里程逾明正在刷屏:“进决赛了!今晚必须庆祝!”而周昭然刚发来条消息,是张他刚才在测试时拍的照片——机械臂抓起的铝块上,映着她低头调试设备的侧影,和他专注看参数的侧脸,在金属表面形成了奇妙的对称。
——
程逾明握着手机,在实训楼门口来回踱步,目光时不时扫向屏幕上热闹的群聊。
大家还在热火朝天地讨论庆祝地点,他刚自信满满地发了条消息:“KTV大包间已订好,音效绝了。”
然而,江云荞的回复像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我妈刚发消息催了,七点前必须到家,KTV肯定来不及。”短短一句话,让他的脚步顿住,手指悬在屏幕上方。
周昭然正将机械臂的零件小心翼翼地装入箱中,听到这话,他抬起头来,眉梢微扬:“附近有家‘星芒咖啡’,环境不错,旁边还紧挨着一家甜品店,可以外带蛋糕。”
程逾明哀嚎一声:“咖啡?庆祝喝什么咖啡啊!”但看到江云荞手机里妈妈发来的倒计时表情包,还是点开退订界面,“行吧行吧,甜品店旁边的咖啡馆就咖啡馆,我点个三层芝士蛋糕补偿自己!”
当两人赶到咖啡馆时,宋之已经稳稳占住了靠窗的位置,桌上摆着刚买来的抹茶大福,绿意盎然的甜点散发着诱人的气息。
程逾明将外带的草莓慕斯轻放在桌上,随即迫不及待地翻出上午拍摄的测试视频,眼中满是兴奋:“你们快看,周昭然调轴承的那个瞬间,简直帅得可以直接剪进科技宣传片了!”
玄关的感应灯骤然亮起,张知遇刚踏进门,耳畔便传来“哗啦啦”的声响。
她趿着拖鞋匆匆跑到阳台,才发现窗外不知何时已倾泻下瓢泼大雨。
雨点猛烈地砸在玻璃上,汇聚成蜿蜒的水流,将对面实训楼的轮廓晕染成一片模糊的色块。
她的目光无意识地落在三楼演示台的位置,思绪忽然被拉回到清晨——那时她正收拾设备,周昭然却特意走过来,低头专注地旋紧了机械臂的水冷管接口,整整三圈。
“雨天湿度会影响电路绝缘。”他的声音低沉而笃定,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认真。此刻,那画面竟与窗棂外缠绕的雨丝重叠起来,仿佛时间在记忆深处打了个微不可察的结。
转身跌进沙发的瞬间,运动鞋从脚上滑落,被随意地踢到鞋柜旁。
疲惫如潮水般涌来,在她的脸上悄然绽放,仿佛连空气都被这份沉重浸染,显得愈加凝滞。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江云荞的消息跳了出来:“刚在甜品店差点社死!店员推荐焦糖布丁,我才想起来自己对鸡蛋过敏,结果程逾明那家伙居然还调侃说‘没事,你闻闻味也算庆祝’!”文字后面附着一段小视频。
画面中,咖啡馆的玻璃窗被雨痕爬满,显得朦胧而温暖。程逾明举着一块草莓蛋糕挡在脸前,模样滑稽;宋之则站在一旁,比了个俏皮的剪刀手;周昭然的手伸向镜头外,似乎正试图抢夺程逾明手里的叉子。
桌角的白色盒子微微晃动着,仿佛下一秒就会被风吹落,而它那熟悉的包装,竟与她茶几上的抹茶慕斯如出一辙。
江云荞「好好休息,学姐🥰」
张知遇蜷起腿,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出一串文字:“下次让他提前查成分表,扣他半个芝士蛋糕当作惩罚。”发送键轻响的一瞬,客厅的空调却突兀地发出“咔嗒”一声。
她微微一愣,抬起头,眉梢挑起,视线落在温控面板上——26℃,这个数字赫然与机械臂的最佳工作温度完全一致。
直到这时,她才恍然记起,上周调试设备时,自己顺手把家里的空调温度也调成了这个数值。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些许机械运转的微弱嗡鸣,让她不由得勾起了嘴角。
《清潭国际高中》的片头曲刚在屏幕上闪过,外卖电话便突兀地响了起来。
张知遇抱着冰可乐走到门前,伸手拉开门的一瞬间,一阵冷风夹杂着急促的雨声扑面而来。
跑腿小哥站在雨中,雨衣上的水珠不断滴落,在地面上溅开细小的水花。他手里的袋子上印着“星芒咖啡”的标识,除了她点的三明治,还有一个熟悉的白色盒子——正是江云荞曾提起过的那家甜品店招牌款。
抹茶慕斯上插着一面精致的小旗子,旁边贴着一张便签,字迹清瘦而简洁:“换了无蛋配方,店员说是加了魔芋粉,放心食用。雨太大,我让小哥直接放门口,免得淋湿包装。”
是周昭然的字。
她捏着便签纸走回沙发,将蛋糕盒轻轻放在茶几上时,手指微微一顿。
不是不领情,只是无蛋的甜品终究少了那份绵密的口感,吃起来总像齿轮间缺了润滑剂,略显滞涩。她对鸡蛋并不过敏,相反,她更偏爱传统配方中蛋白霜撑起的轻盈质地。
可惜这一点,周昭然或许还不知晓。
手中的可乐罐沁出的水珠顺着指缝滑落,滴在膝盖上,凉意渗透肌肤,那触感恍若机械臂水冷管贴合掌心时的冰凉。
张知遇随手拍下一张《清潭国际高中2》追剧的照片,指尖在屏幕上轻点,配上了简短却满含期待的文字:“终于等到你了。”这条动态刚一发出,评论区便如潮水般涌入了无数留言。每一条都像是带着不同的情绪,在那小小的方寸之间喧嚣开来。
实验室内的争执声被窗外骤然炸响的雷声吞没,张知遇的手指忽然顿住了。
她点开微信,屏幕的微光映在她略显恍惚的脸上。翻到与危岁欢的对话框时,时间像是凝滞了一瞬——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一个月前,那是关于生日礼物的讨论。
两人斟酌着该送什么,言语间还带着几分雀跃和期待。然而如今,那些热切的话语仿佛蒙上了一层薄尘。
距离、学业,还有不能常拿手机的高中生活,像无形的屏障,将她们隔得越来越远,连聊天都成了一种奢侈。
手机再次震动,江云荞发来的语音里夹杂着程逾明略显夸张的哀嚎声:“周昭然说要提前走!他担心雨太大导致电路受潮,非得赶回去检查实验室的除湿机!这人是不是把什么都当成机械臂来维护了啊!”
剧中的争执声依旧在耳边回荡,但窗外的雨势已经悄然减弱,化作细密的雨丝,斜斜地交织在空气中,如同一张无形的网。
张知遇伸手按下暂停键,动作沉稳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滞涩。她点开了周昭然发来的邮件,附件名称映入眼帘——“螺旋管湍流系数优化.pdf”。
发送时间赫然显示为下午三点零七分,正是她在答辩席上被质问能耗比的那个瞬间。她凝视着屏幕,原来有人连帮忙查资料都能如此精准,仿佛一切都被调试得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般严丝合缝。
然而,在这些严谨的数据背后,却又总有一些无关紧要的参数,像是故意偏航一般,透露出些许不经意的人情味。
不知时间悄然流逝了多久,她蜷缩在沙发中沉沉睡去。膝盖上平躺着一部平板,屏幕已然暗下,却仍停留在剧终的画面。
茶几上,那盒无蛋慕斯依旧封得严实,未曾开启;一旁的可乐罐却早已空空如也,冷凝的水珠在玻璃桌面上洇开了一圈浅浅的痕迹,仿佛无声诉说着某种尚未完全契合的默契,仍有弥合的空间。
窗外,雨声渐渐稀疏,如同将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偏好与心思,轻轻掩埋进绵长的夜色之中。
蝉鸣的意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